查看分类
减温减压阀的工作原理
压力为P1的压缩空气,由左端输入经阀口10节流后,压力降为P2输出。P2的大小可由调压弹簧2、3进行调节。顺时针旋转旋钮1,压缩弹簧2、3及膜片5使阀芯8下移,增大阀口10的开度使P2增大。若反时针旋转旋钮1,阀口10的开度减小,P2随之减小。
若P1瞬时升高,P2将随之升高,使膜片气室6内压力升高,在膜片5上产生的推力相应增大,此推力破坏了原来力的平衡,使膜片5向上移动,有少部分气流经溢流孔12、排气孔11排出。在膜片上移的同时,因复位弹簧9的作用,使阀芯8也向上移动,关小进气阀口10,节流作用加大,使输出压力下降,直至达到新的平衡为止,输出压力基本又回到原来值。
1、关闭减压阀前的闸阀,开启减压阀后的闸阀,制造下游低压环境;
2、将调节螺钉按逆时针旋转至上位置(相对低出口压力),然后关闭减压阀后闸阀;
3、慢慢开启减压阀前的闸阀至全开;
4、顺时针慢慢旋转调节螺钉,将出口压力调至所需要的压力(以阀后表压为准);调整好后,将锁紧
螺母锁紧,打开减压阀后闸阀;
5、如在调整时出口压力高于设定压力,须从第1步开始重新调整,即只能从低压向高压调。
减温减压阀与给水调节阀必须垂直安装,使在下,周围留有足够的空间,便于阀门的拆装和检修。介质流向按阀体上的箭头指示方向,并按电动执行机构使用说明书进行调试。
在减温减压阀的进口应有一段直管诱导长度,进口直管段≥5DN且不小于2m,出口直管段应有顺流向1~5%的斜度坡。
给水调节阀的安装位置不应远离减温减压阀,并略低于减温减压阀的进水口。
减温减压装置是现代工业中热电联产、集中供热(或供汽)及轻工、电力、化工、纺织等企业在热能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蒸汽热能参数(压力、温度)转变装置和利用余热的节能装置,通过本装置,把用户提供的蒸汽参数降到用户需要合适的温度和压力,以满足用户的要求,并且能够充分节约热能,合理使用热能。减温减压装置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从苏联引入国内。
减温减压装置安装须严格按图样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安装;
减温减压装置入口、出口处均需安装切断阀(闸阀、截止阀、球阀等阀门);
安全阀蒸汽管道正下方必须安装固定支座,以防止安全阀开启后排汽反作用力对装置造成的损害;
用户自行配设的与减温减压阀连接的管道处应安装活动支座,以防止管道振动;
安全阀出口处应装设排汽管,直通安全排放地点,排汽管上不允许装设阀门,排汽管应有足够的流通截面积,保证排汽畅通。为避免排汽管道载荷集中在安全阀上,而影响安全阀性能,排放出口管道必须安装支吊架,支吊架位置应正确,安装须牢固,并与管子接触良好;
在装置管道出口低处应装有吹洗、取样、疏水排污用的阀门,安全阀排汽管底部应装有接到安全地点的疏水管;
扫一扫手机网站